2025年11月8日-9日,2025第十四届环太平洋国际水射流会议在北京昌平顺利举办。此次会议以“水射流技术绿色、安全、智能的持续创新发展”为主题。

安徽理工大学刘本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根生,中国水射流专委会前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刘廷成教授,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教授,深层地热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中伟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王军教授,日本大学Guoyi Peng教授,东京大学Shinichi Warisawa教授,秋田大学Akihisa Kizaki教授,日本国立技术研究所安南学院Yuji Okita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张东速教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首席专家陈正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廖华林教授,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华,西北工业大学/柔胜刚公司曾继跃博士(美国)等100余名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参会,线上直播参会人数超1万人。
本次会议由环太平洋国际水射流技术协会主办,深层地热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立方石油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深层地热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中伟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根生在致辞中回顾了国际水射流会议自1987年发起以来的举办历程。他介绍了中国水射流技术的研究历史,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跨学科融合,已经在众多领域拥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水射流技术正为风能、太阳能等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他呼吁全球专家携手,推动水射流技术迈向新高度。同时,他还感谢了历届水射流专委会的领导和专家,向国内外为水射流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元老和先驱致以崇高敬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教授指出,水射流技术以其绿色、精准、适应性强的独特优势,已成为驱动能源革命的关键力量。该技术不仅是传统油气增产的“利器”,更在清洁能源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他强调,作为能源领域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大力推动水射流技术在油气钻采、地热开发和新能源利用等方向的研发与融合,致力于打造贯通“原理-装备-应用”全链条的国际化创新高地,并持续推动理论研究、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东京大学Shinichi Warisawa教授首先代表日本水射流学会及日本同业,对大会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日本水射流技术学会作为重要的产学研交流平台,在智能切割系统开发、超高压精密技术以及安全标准建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推动了水射流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他希望会议能持续促进环太平洋地区各国在水射流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东京大学Shinichi Warisawa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廖华林教授,日本大学Guoyi Peng教授共同主持本次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
深层地热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中伟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王军教授,日本大学Guoyi Peng教授,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张东速教授(王岩代讲),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首席专家陈正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廖华林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柔胜刚公司曾继跃博士(美国),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华共9位行业、高校专家带来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
2025年11月9日,召开了水射流技术理论与方法,水射流技术应用-能源、清洗和安全共两个主题的学术分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30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现场各抒己见,深度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水射流技术前沿成果的一次系统展示,更是推动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会议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主题报告、专题研讨与技术展示,发掘了该技术在众多交叉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清晰地勾勒出技术演进的未来导向。本次会议有效构筑了一个贯通产学研用的国际化对话平台,促进了国际专家间的智慧碰撞与共识凝聚。———END———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105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