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深地及复杂储层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目标,尤其是非常规储层有效性分析评价是研究有效储层的主要手段。本技术针对非常规等复杂储层,包括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以及低渗、高渗、致密储层等,提出了一套基于岩石物理和测井数据的储层有效性评价技术和思路,形成了基于数字岩心计算岩石物理储层传输特性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基于测井成像储层缝洞井周分布识别方法、储层流体特性识别方法、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和处理方法等。该成果在四川、新疆等地进行了现场应用,有效提高了储层评价精度,对气层的识别率可达90%以上,有望为深海、深地及复杂储层识别及流体评价提供关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授权发明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
图1 复杂储层测井识别及微观有效性分析图
本成果可以用于深海、深地、非常规等复杂储层的识别与评价。首先,可以有效获取复杂储层的微观物理传输特性,开发适用的地球物理评价模型;其次,综合利用多种测井成像数据,对井旁不同探测范围的储集体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判断井旁20-35米范围内的裂缝和溶洞发育状态,分析地下井周地质工程特性,评价酸化、压裂等措施对储层的改造效果;此外,可以结合岩石微观物理传输特性和不同探测深度测井成像成果,开展储层识别和评价,确定复杂储层流体性质,明确井周油气等资源的分布规律。
深层、超深层以及非常规等复杂储层已成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油气资源当量高达671亿吨。本成果不仅可以促进深层、超深层以及非常规等复杂天然气、轻质油与凝析油等储层勘探与开发,同时可以深化和加强非烃气资源(如氢气)储层评价。而且,基于2060年碳中和愿景,我国每年CCS/CCUS碳封存量为5亿~26亿吨,利用本成果可以对二氧化碳地下存储状态检测,有望成为碳封存监测的有力工具。此外,复杂储层的特点决定了井周裂缝区的探测以及致密储层压裂效果评价是目前亟需的测井技术,本成果有望成为解决该领域难题的创新性方法。综上,该成果在非常规、复杂油气有效储层预测、识别和评价以及其他固态、液态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已授权发明专利及登记软著。
图2 授权专利及登记软著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和咨询、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岳文正,教授/博导。研究方向:阵列声波测井声反射处理成像、非常规储层流体特性识别、数字岩心岩石物理仿真、测井资料处理与分析等。承担了相关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油气重大专项等研究任务,合作出版中英文2部专著。兼任北京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测井技术》编委等,曾兼任《石油科学通报》青年编委。

联系方式
成果完成人(团队):
岳老师 13718761515
科学技术处(技术转移中心):
谭老师 010-89733055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9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