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支持的“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市昌平区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其中,东北石油大学两位校友: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王韧、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立东获得第六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此次油气领域共7人获奖,详细名单如下: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人名单
(姓氏笔画排序)
- 田原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朱如凯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宗保宁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郭彤楼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第六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获奖人名单
- 王 韧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孙长庚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侯立东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韧简介

王韧,男,1987年5月出生,现任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钻井液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东北石油大学(2013届硕士),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2018年进入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兼任《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钻探技术》、《新疆石油天然气》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钻井液与完井液》期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2022年入选中国石油集团首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202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长期致力于钻井液理论技术创新与实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中国石油集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课题和基础性前瞻性科技攻关课题等15项,作为骨干参与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国资委“1025”专项等,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深层超深层防塌水基钻井液、页岩油气强封堵油基钻井液、深层煤岩气强固壁水基钻井液、天然气水合物环保水基钻井液以及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等5项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形成了“复杂地层井壁强化钻井液理论与技术”,在国内10余个大型油气田规模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安全高效勘探开发深层超深层油气、页岩油气、煤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难动用油气资源提供了支撑。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3)、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和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共9项,并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授权发明专利35件(美国2件),发表论文103篇,出版专著5部,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六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创新奖”等荣誉。侯立东简介

侯立东,东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石油大学高端井下工具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油气智能产品与核心器件研发工作,先后服务于中海油服、威德福等企业,运营外数十亿级一体化项目,指导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任务1项(合力科技承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企业重大工程技术项目2项,横向合作课题10余项,企业自主研发项目20余项。涉及深地、深海、深空领域,培养已毕业研究生5名、在读研究生5名。
发表SCI 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87项,相关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达50亿元。
2024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
获2024年杰出工程师青年奖、2023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创新二等奖、2023年全国机械工业创新设计大赛金奖、2022年天津市保税区五一劳动奖章
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四届政协委员、滨海新区工商联(总商会)第四届执行委员
2019年,入选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新型企业家队伍
2016年,创办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出工程师奖
“杰出工程师奖”是201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并承办。该奖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的面向全国各生产建设科研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综合奖项,是我国科技奖励领域的重大突破,是目前涵盖领域最广的工程技术人员奖项。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共评选出448名获得者,分布在13个专业技术领域,其中28人当选后被评为两院院士。据统计,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人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100项,拥有发明专利3000余件。来源: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
———END———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104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