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克世界级难题
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为原油持续稳产、高质量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12月12日
记者从大庆油田获悉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产量
再次突破千万吨大关
前11个月产油量已达1026.44万吨
占全油田年产油量的37.4%
创历史新高
这是大庆油田三次采油
连续21年产量超千万吨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三次采油技术
有力支撑大庆油田
原油3000万吨高质量稳产

大庆油田采油四厂员工维修保养抽油机 罗祥玮 摄
三次采油技术是老油田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的一类油层和二类油层,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术的基础上提高14%至20%。
“大庆油田开发60余年,开发对象由一类油层转向二类油层,储量品质变差、稳产难度大,如何突破‘贫瘠’三类油层开采禁区实现高效挖潜,如同‘千层饼里找芝麻’。”大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副主任孙刚说。他们坚持“效果与效益并重,技术与管理并举”,通过三次采油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了“岩石缝里高效洗油”。

大庆油田科研人员正在观察岩心了解油层微观特征 吴虞 摄
经过多年开发,大庆油田创新形成整套可复制、可输出化学驱集成配套技术,创新了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驱油理论,研发出系列驱油用化学剂,并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形成了化学驱工业化集成配套技术。
其中,新型抗盐聚合物及完善配套技术,实现从普通聚合物到DS系列抗盐聚合物的升级换代,形成“油田自主研发、中石油内部生产转化、油田试验应用”全产业链原创技术创新高地,解决了聚合物适应性下降、用量大、成本高等难题。

科研人员一同观察聚合物溶液性状明确化学剂性能检测方法 吴虞 摄

截至12月10日,大庆采油四厂杏七区中部区块69口井“服用”大庆油田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效聚合物产品——DS2500抗盐聚合物,两年来实现单井日增油4.9吨,综合含水率下降8.4个百分点,预测最终可较水驱提高采收率15个百分点以上,桶油化学剂成本较常规聚合物下降15%。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突破了多个技术瓶颈,从研发到生产实现全产业链自给自足,预计2023年年底将在大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
记者 | 刘波
特约记者 | 王燕妮
往期回顾

统筹/责编 | 肖遥
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微信号:zgsybwx。
发布者:cnpc,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