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22〕55号),中石大9门课程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中本科课程5门,研究生课程3门,继续教育课程1门,授课团队同时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
课程类别 |
1 |
油矿地质学 |
岳大力、吴胜和、侯加根、纪友亮、刘钰铭、周勇、李庆、徐朝晖 |
本科课程 |
2 |
材料力学 |
李世远、张广清、彭岩、李妍、刘伟、程丽、黄文君、林伯韬 |
本科课程 |
3 |
石油加工工程 |
徐春明、孟祥海、李瑞丽、魏强、张睿、高金森、周亚松、刘植昌 |
本科课程 |
4 |
运筹学 |
张宝生、唐旭、沈庆宁、郑玉华、夏良玉、金镭、曹馨 |
本科课程 |
5 |
构造地质学 |
能源、陈刚强、祁利祺、刘峰、尤新才、张津宁、马骁、张宝 |
本科课程 |
6 |
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 |
高德利、蒋官澄、王宴滨、董雪林、樊洪海、汪志明、侯冰、冯永存 |
研究生课程 |
7 |
流固分离工程 |
卢春喜、姚秀颖、刘梦溪、陈建义、张永民、范怡平、鄂承林、闫子涵 |
研究生课程 |
8 |
油气安全工程前沿 |
张来斌、帅健、樊建春、叶迎春、李云涛、段礼祥、胡瑾秋、董绍华 |
研究生课程 |
9 |
石油地质基础 |
季汉成、张琴、史燕青、朱世发、陈石、朱筱敏、柳广弟、谢庆宾 |
继续教育课程 |

近年来,中石大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办法》,召开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总结会,选树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资助本科、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培育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课程,举办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共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等,倾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石油精神”的课程思政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油矿地质学

“油矿地质学”课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深挖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科学家精神、地质工程伦理和哲学思维等课程思政元素,建成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和思政实践基地,提出了“思维导引式授课、沉浸式实习实训、多向互动式研讨”多元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该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围绕课内与课外延伸的各环节,通过五个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包括红色资源的课程思政、科学历史的课程思政、立足时代的课程思政、融合行业的课程思政和班级建设的课程思政等。
石油加工工程

“石油加工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必修课,以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等一批石油石化杰出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使命的石油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树立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运筹学

“运筹学”课程结合学校“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以学好科学决策方法、未来贡献于能源-经济-环境-社会大系统协调优化和国计民生和谐发展为最高目标,而思政教育资源素材的选取则重点体现课程量化分析与学校能源特色。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课程充分利用克拉玛依校区的地域优势,通过与石油石化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平台;通过全过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建设新疆,成长为祖国边疆优秀的建设者。
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

“油气井工程科技进展”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发展需求,树立远大理想,坚持追求卓越,为祖国能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流固分离工程

“流固分离工程”课程从工业背景出发,以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基础,逐步讲解工程设计计算与工业实际问题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油气安全工程前沿

“油气安全工程前沿”课程将安全责任意识和油气安全前沿技术紧密融合,使学生在前沿技术的学习中树立起安全责任意识,在安全责任意识的激发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思政融入教学,思政促进教学”的效果。
石油地质基础

“石油地质基础”是学校远程教育(石油工程技术、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石油地质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为非石油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必要的石油地质知识、理论、技能基础。课程将家国情怀、专业自豪感、工匠精神、安全意识、唯物辩证思维等元素融入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项目获评为契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统筹做好各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课程!
快在评论区讲讲吧!

来源:教务处 研究生院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陈淼


可否再具体?——有个你!

真的,你离学霸就差这么一点点了!

提醒 | 高校疫情防控警示教育典型案例

+2!赞!

国际大赛来了,万元大奖等你斩获!


赞!
发布者:中国石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5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