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场前,王尚典还在猜测,一会记者会提什么问题?
8点3分,中国工人日报的记者向王尚典提问——铁人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您作为一名石油战线代表,如何在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中体现新时代的铁人精神?
大家都等待王尚典阐述他对铁人精神的理解,但没想到,他在镜头前伸出了记录着他伤痛和成就的右手。
直播的镜头推近特写,落在了王尚典的手上。他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正当王尚典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大拇指。
车工的手指就是饭碗,尤其是右手大拇指。看着自己的四级伤残鉴定证书,王尚典几近崩溃。那段日子,他把自己关起来,反复自问:“接下来,我就要做一个残疾人吗?”几天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命运向我关上一扇门,我就要靠着坚韧执着去打开一扇自己的窗!”
医生将王尚典左脚的足二趾移植到他的右手,来替代大拇指的功能,但新“手指”没有神经知觉。为了克服这个困难,王尚典创造出了独有的测量手法,并自创和改进操作工具来适应这只手。过程中,他咽下了一般人咽不下的泪,也忍受了不计其数的失败挫折。7年的磨练,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摘得全国车工冠军桂冠。2018年,他又连任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我的字典里,只有精益求精、一精再精,这是铁人精神赋予我的动力。60多年前,‘铁人’王进喜那一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为我内心潜移默化的行动指南。”王尚典说。
他的偶像是王进喜。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他对记者说:“我要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我们石油工人都长着铁骨头。”从此以后,媒体圈和工友们都称呼他为“断指铁人”。
王尚典与他的偶像之间,也有着穿越时空的轨迹重叠。1964年,“铁人”王进喜作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半个多世纪后,王尚典踩着“铁人”的脚印站到了这里。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上,王尚典都有幸与总书记握手。每一次与总书记面对面,王尚典都想讲一讲石油人对党的忠诚。但是时间太匆忙了。这一次,他终于站在了镜头前,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讲述了新一代石油人的奋斗故事。
8点7分,王尚典用一段话结束了采访:“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的战略使命,我相信,劳模精神和铁人精神一定能够代代相传,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产业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
说到这里,他攥紧了右手。
记者 | 徐远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来源于央视网
往期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
发布者:cnpc,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5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