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能源热词检索
2021年
01
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收费水平。
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
02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
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03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2020年
01
迅速扩大医用物资生产,短时间内大幅增长,抓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保障交通干线畅通和煤电油气供应。
降低用能成本。
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
0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03
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04
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9年
01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02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03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
2018年
01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
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02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瘦身健体,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03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展柴油货车、船舶超标排放专项治理,继续淘汰老旧车。
编辑/制图 | 肖遥
往期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
发布者:cnpc,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5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