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正好是一年中最要的节日——农历新年,小编在这里祝大家:新春快乐,虎虎生威!趁着这辞旧迎新的日子,今天咱们来一波“回忆杀“,让我们一起随时光倒流到上个世纪,看一下在如今被许多中国年轻用户称为“YYDS”的斯伦贝谢软件大家族的早年创业史中,有什么有趣的奇闻异事!
一. 2021年是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器的40岁生日
追根溯源的话,通过建模方法来了解地下流动机理及产量预测的工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多使用电流、透明沙箱来等效模拟地下流动情况,现在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时间快进到20世纪50年代,受益于计算机算力和编程语言的快速发展,模拟技术也得以快速进步。油藏模拟技术更是被评为“20世纪80-90年代成就当代石油工业的十大技术“之一,可谓实至名归。

欧洲早期能源中心北海油田(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
19世纪70年代,北海油田火热开采把人们对油藏模拟的需求推向顶峰,在英国政府的撮合下,英国能源部找到了物理学家Ian Cheshire寻求合作,这一合作成就了Ian Cheshire作为ECLIPSE之父的地位。

Jon Holmes, Ian Cheshire和John Appleyard在ECLIPSE发布10周年纪念会上 ▲
值得一提的是,Ian Cheshire并非科班出身,起初,他是NASA航天的一名研究员。1981年,他同John Appleyard、Jon Holmes共同成立了ECL公司,随后ECL公司开发了“模拟万物”程序 ECLIPSE (ECL’s Implicit Program for Simulating Everything) 。如今还有谁记得这个“模拟万物”的软件上那些振奋人心的功能大多始于lan与几位创始人酒局间的闲谈呢?

INTERSECT复杂高精度油藏数值模拟 ▲
随着对更快、更精确油气藏模拟器需求的持续增加,2000年,斯伦贝谢和雪佛龙开启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坊间传言,这一合作竟始于两家公司总裁在打高尔夫间歇的讨论。经过两家业界翘楚多年的努力,2009年10月6日,INTERSECT成功问世。随后道达尔也宣布加入合作,负责热采模拟技术的研发。如今的INTERSECT仍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不仅可以精准运行大型非均质模型,还支持复杂灵活的油田管理,热采全区模拟等等,已经在全世界许多大型生产油田上成功应用。
二. Petrel初创团队最爱的食物是华夫饼
如今,大家对三维地学模型习以为常,但在90年代中期,虽然地球物理和油藏数模领域都诞生了很棒的产品,如Geoframe和ECLIPSE,但如何通过地质建模连接这两大专业还缺乏综合性的软件工具。
1997年,Nils Fremming和他的2个挪威伙伴决定在UNIX一统天下的格局下开发一款可以在PC上使用的地质建模产品,他们成立了Technoguide。年轻的天才Nils把自己关在车库里,没日没夜的敲代码,传言他敲坏了3块键盘,终于在1998年发布了Petrel 1.0。市场部也很有才,听一下Petrel 1.0的硬核宣传语:“3D-4U(for you)-ON-PC!”。从此,Petrel在地质建模领域一炮而红。

1.0版本的Petrel ▲
在2002年正式加入斯伦贝谢之前,Petrel团队算是一个“车库企业”,当初的物理环境看起来甚至有点邋遢。放学期间,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快乐的孩子,办公室部分是储藏室、部分是托儿所、部分是游乐场……
不过那时没有人有什么头衔,大家都是直呼其名;角色灵活分配,责任共同分担。当时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华夫饼机,所以大家自然地轮流为彼此制作华夫饼。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们之间逐步了解了彼此的偏好,就连CEO也能为大家提供完美的华夫饼。

Petrel logo的演变 ▲
直到有一天,CEO Jan Grimnes通知大家第二天要打领带,因为“明天会有一些法国客人要来,我们不想吓到他们”。原来这是斯伦贝谢的一个考察团队。正如大家所知,从那以后就是历史了……

Petrel 2002版 ▲
得益于一体化基因,Petrel逐渐成长为勘探开发一体化软件平台,斯伦贝谢将从地球物理、地质力学、油藏压裂等多专业功能一股脑的集成其上。Petrel研发至今共设计了2800多项功能(相当于1400多万行代码),每天被全球超过45000名用户使用。

全新版本的Petrel 2021 ▲
三. Techlog起源于一篇美女的博士论文
2000 年对于年仅27岁的Stéphanie Gottlib-Zeh来讲,是梦开始的一年。这位来自法国南部的女孩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还是一名出色的地球物理学博士。毕业以后,选择创业的她与 2 名同事一起在蒙彼利埃大都市的孵化器 Cap Alpha 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创业公司 Techsia,开始了Techlog软件的研发之旅。正因为如此,最初Techlog整个界面、模块logo以及文档资料管理等处处点缀着粉色,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干净利落,直到现在,Techlog的logo还保持着最初的粉色色调。

法国Techsia公司主要软件产品 ▲
幸运从不辜负每一位有准备的人,五年后,壳牌石油公司全面引入Techlog软件作为该公司在全球使用的唯一测井解释软件,这一壮举让Techsia公司效益与名声大涨,并拥有超过六十名员工。2009年斯伦贝谢的加入直接把Techlog带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油气工业通用的井筒数据集成与综合分析平台。目前,在全球使用Techlog软件的大型油气公司及服务公司已经超过400家。

Techlog以井筒数据为中心,涵盖八个专业应用领域 ▲
四. 是Omega,不是你想象中的“欧米茄”
Omega是地震数据处理行业中和欧米茄手表一样追求精确,严谨的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在集合了多种特色处理技术之后WesternGeco公司在90年代初期推出了Omega软件。因为前沿的地球物理研发技术和应用以及灵活的模块流程组合,在90年代Omega软件被视为 “业界处理标准” 的软件之一。2000年,Omega登陆Linux系统,提供从野外处理质控到室内时间域地震资料处理。超过1300万行源代码,提供超过15000页线上支持文档和使用说明。

Omega 1.0 软件主界面 ▲
因为地震数据处理数据量大的特点,从一开始就需要利用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并行计算能力,那时候的节点管理方式还是JSS(Job Scheduling System),对于节点上地震数据处理运行情况,资源使用量等进行管理,界面也相当复古风格,可能会引起“Omega老资历”的处理同行们一阵回忆杀,现在已经被OCM(Omega Cluster Manager)网页版管理工具替代。

早期Omega多节点管理系统 -JSS ▲
进入21世纪,Omega软件发展了Windows版本并于2010年推向市场,这次软件更新界面风格变化很大,版本开始进入了Omega2.0时代。Omega的Windows版本保留了Linux 集群构架能灵活扩展计算能力,并开发了在Petrel里的三维可视化工具上进行交互速度建模及深度偏移工作的Petrel插件,助力速度建模,三维分析,全面升级了Omega功能,发展为今天我们熟知的Omega全貌。

Omega 和Petrel相互无缝链接进行速度建模分析工作 ▲
五. PIPESIM之父酷爱中国美食
1984年Alan Baker和Iain Jardine在伦敦开始了稳态多相流模拟软件PIPESIM的研发之旅。PIPESIM初期是在UNIX系统下开发,直至1993年有了第一代基于Window系统的GUI界面,用户友好程度大幅提升,类似的界面设计一直延用至2012年左右,这也是PIPESIM最经典版本。

PIPESIM 2012版界面 ▲
1994年以后,PIPESIM的足迹从美国休斯敦开始,逐步踏遍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加拿大。2000年Allen带着PIPESIM来到中国,他的足迹不仅在北京、上海的办公楼,他还体验了生产一线的沙尘暴,当然最令Allen难忘的还是中国的美食和好客的客户。

2000年PIPESIM研发团队合影(前排左侧第3位为Allen)▲
2022年PIPESIM 38岁,作为采油气工程和地面工程设计主流软件,PIPESIM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又承担了新的使命,PIPESIM作为油气生产全产业链一体化模拟的关键环节及智能化工作流的必要组件,不断为油气田开发赋能。
六. OLGA,Oil and Gas, Simple and Easy
“OLGA, Oil and Gas, simple and easy”,OLGA 之父Kjell Bendiksen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解释OLGA名字的由来,而学生时代的Kjell Bendiksen从来不曾想到自己会与Oil and Gas结下不解之缘,也不曾想到他亲手研发的OLGA会在2012被评为1980年以来挪威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Kjell Bendiksen学生时代主修核物理专业,毕业之后加入NEA在法国和意大利从事核反应模拟工作,但是1979年当他回到家乡后发现挪威正在加速拥抱油气能源,而不是核能。此时的IFE(能源科技研究院)研究方向也开始逐步从核能向油气能源过渡,凭借Kjell Bendiksen扎实的数值计算功底,很快他就设计出了OLGA多相流模拟的算法,并与另一位IFE工程师Dag Malnes 在1980年开发了第一代OLGA软件,OLGA模拟结果与室内管道实验结果吻合度堪称完美。

第一次OLGA客户培训,厚厚的培训教材也已历经19次更新 ▲
之后4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一直资助IFE进行OLGA研发,直至1984年IFE与SINTEF(欧洲最大的独立研究机构之一)开始了为期15年的硕果累累的紧密合作。时至今日,IFE和SINTEF依然是OLGA创新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七. 斯伦贝谢新能源“杀手锏”—Symmetry过程模拟
Symmetry是斯伦贝谢的用于油气加工及火炬气安全泄放系统计算的专业工艺计算软件,可以借助Symmetry在稳态和动态建模之间切换,优化油气加工、炼油、石化及化工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工艺过程。

1997年,国际化工热力学大牛,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 Marco Aurelio Satyro 博士,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化学工程首席专家 Willam Y. Svitae 教授,以及化工热力学及流程模拟专家 Yaukun Li创建了Virtual Materials Group公司,简称VMG公司,主要进行热力学物性计算。与化工单元操作计算协会Sim42技术整合后,开发了流程模拟软件VMGSim(Symmetry软件的前身)。回过头看,VMGSim软件的内核非常有前瞻性地采用Python编写,所以扩展性及兼容性非常强大,而当时,Python编程语言才刚刚起步。

VMGSim/Symmetry创始人员的合影 ▲
VMGSim开始进入中国是2005年,2014年VMGSim中标中国石油流程模拟与仿真系统(B7)项目,从此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石油及化工行业流程模拟与优化的领先供应商。

2007年在中国进行了第一次VMGSim高级培训研讨班 ▲
2018年,VMG成为斯伦贝谢的全资子公司。经过25年的的高速发展,VMG的旗舰产品已经发展成一个综合的模拟优化计算系统Symmetry。

用Symmetry建立的分子炼油及炼化一体化整体模型 ▲
2019年,斯伦贝谢正式发布Process Advisor——生产加工过程的数字孪生系统,开启了为中国油气加工行业提供数字孪生与在线实时优化的技术服务的序幕。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公众号:斯伦贝谢中国
官网:https://www.slb-sis.com.cn
发布者:斯伦贝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