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向未来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来源:新华社)
践行绿色办奥,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国家管网集团践行笃实。
80亿立方米
筑起支撑“绿色冬奥”供气生命线
自2021年11月供暖季开启以来,国家管网集团陕京管道系统已向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北京、张家口等地输送天然气超过80亿立方米。
“陕京管道系统不仅保障了民生用气,也为冬奥会前期准备工作及时送去清洁能源,是扛起双保(保冬供、保冬奥)任务的主力军。”国家管网集团生产部有关负责人说。

成立两年来,国家管网集团坚决扛稳保障首都用气的政治责任,不断提升陕京管道系统供气保障能力。
随着陕京四线、密云-马坊-香河联络线、安平联络线等工程的建成投产,陕京管道系统年输气能力达800亿立方米,配套储气库最大调峰供气能力4000万立方米/日,陕京管道系统环首都保供体系进一步完善。
作为延庆、张家口地区天然气保供重要通道的陕京四线,日输气能力已超过6000万立方米,成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保障之一。
当前,有4条主干线、11条联络干线共同保障冬奥场馆供气,同时连通调峰储气库12座,形成了天然气输储配系统完备的“战疫情、保冬供、保冬奥”保障体系,为“绿色办奥”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雨绸缪
全方位筹划充足“温暖冬奥”底气
作为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主力之一,天津LNG今年已接卸9船,且LNG外输量突破2000万吨,约合28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北京冬奥会乃至华北地区的能源供应保驾护航。
-
实施7项改扩建工程,提升管网高月高日输送能力6000万立方米/日,确保满足高月高日和今冬明春供气总量的管输需求,提前完善储气设施能力建设,采购应急资源和垫底气作为最后防线,确保了管网冲峰能力不“掉线”。
-
从紧从难制定应急气管存气保供托底使用方案,按照5个较大寒流的场景,发挥好管存和应急气调峰作用。
-
牵头协同制定首都冬季用气保供方案,与上下游客户共同完善编制首都冬季用气保供方案,突出顶峰供应、应急资源使用,确保特殊时期天然气稳定有序供应。
冰雪之约
勇披霜雪抒写管网“双奥”情缘
正午时分,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托克托作业区副主任王志勇正拿着激光泄漏检测仪,在大雪覆盖的场站内专心地检测密封点是否存在泄漏。

整个托克托压气站一共1341个密封点,王志勇每隔4小时巡检一次,每次巡检需要对所有这些密封点进行检漏。
“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在站上值班,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依然值守在一线,北京是双奥之城,而坚守岗位则是我的双奥人生。”王志勇自豪地说。
三十年前,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和北京2000年申奥,北京管道公司应运而生,由它负责输送的天然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唯一的清洁能源。因为优异的表现,北京管道公司被奥组委授予“特别贡献奖”。本届冬奥会,负责运营管理陕京管道系统的北京管道公司又一次将助力冬奥会清洁能源供应的使命扛在肩上。

大雪过后,北京管道公司延庆作业区西沙屯分输站员工卢光、裴海渊穿着厚重的棉工服穿梭在设备工艺区,对设备加密巡护。零下10℃的低温与呼出的热气瞬间在护目镜上结成冰花。延庆作业区是保供北京冬奥会的前沿阵地,自冬季保供开启以来,已向延庆地区供气近9000万立方米。
“应急维抢修在冬季保供战里任务艰巨。为了确保冬奥会期间奥运场馆和千家万户的温暖,我们7人团队施行‘专业搭配、区域包干’模式,组织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检,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模拟演练,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开展好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 延庆维抢修队长何文贵说。
队员张利辉笑着说道:“坚守保冬奥阵地不到一个月,我们7人保障了16次重要设备试运行。能为保冬奥做点贡献,我感觉非常幸运,多年后回忆起保冬奥这段日子也会充满骄傲。”
在他们脚下,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正化为温暖的天使,守护着冰雪世界。
▼
世界同期待,一起向未来!
国家管网新媒体 出品
素材来源:北京管道 LNG接收站管理公司
发布者:国家管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4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