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
寒风凛冽 气温骤降
年前最后一波寒潮
让“速冻”模式再度开启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
12月23日至26日
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气温普降6℃~10℃
室外数九寒冬
室内温暖如春
为了暖你
中国石油攒足“气”力
“福气”暖神州
长庆油田:下大力“气”践行保供责任

长庆采气五厂员工在雪天中维修天然气管线 栗倩玮 强达摄
入冬以来,国内用气需求快速上涨。特别是12月以来,陕北、内蒙古等长庆油田天然气主力生产区块遭遇寒潮大雪,气温骤降,给正常生产带来困难。
长庆油田深入研判天然气供需形势,统筹考虑天然气产储运销各环节,认真核实各气田生产能力,修订完善冬季高峰期供气方案及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供气预案。按照“生产踏计划、大管网保计划、优先保民生、安全不出事”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产能建设,扎实抓好老井稳产,加快实施重点工程,着力增强集输能力,统筹优化储气库运行,压实天然气供应保障措施。
各采气单位逐级落实供气责任,做实做细产量运行方案。其中,采气一厂组织投产新井253口,累计产气量达7.2亿方,为保障冬供增添“精兵强将”。采气二厂生产气井超过2000口,日均产气量突破2200万立方米,全面进入冬季高峰用气“备战”模式。
塔里木油田:
援疆“一号工程”今年累计输气量突破20亿方

塔里木油田克拉油气开发部员工在现场巡检设备运行情况 受吉相摄
截至12月21日,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今年累计向南疆四地州输送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输气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气化南疆”工程的加快推进,塔里木油田相继投产南疆利民管网C1、E2阀室等6个供气点,让阿克苏、喀什、兵团第三师的10多个乡镇、团场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面对今冬明春的天然气要求,塔里木油田多举措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日输气能力增加500万立方米。同时,构建南疆利民管网和西气东输管网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的多气源供气格局,实现了冬季天然气的“双保供”模式。
大庆油田:日供天然气超千万方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迎风战雪保上产 肖滋奇 谢牧天摄
入冬以来,大庆油田从生产协调、安全管理、产销一体化等多个环节平稳有序推进冬季保供工作,全力迎战低温寒潮。截至目前,大庆油田(含川渝)日供天然气超千万立方米。
作为黑龙江省主要供气气源,大庆油田承担着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以及民用、商业等天然气供应,保障着290多万民商用户、上千万人口的用气需求。
其中,大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天然气生产系统负责调研各用户需求,制订实施天然气供气方案和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为保供工作做足准备。采气分公司加快推进产能建设,今年计划投产的6口新井已全部实施,新增设计产能1.98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公司利用数据分析、机理建模等核心技术,开发了冬季精准保供技术模型,确保了管网供需平衡、气量精准匹配。
辽河油田雷61储气库:
此次寒潮前正式加入“冬供群”

辽河油田雷61储气库员工巡检 谢桂森 孙洪洲摄
12月19日9时33分,随着雷61-H2井生产阀门缓缓打开,辽河油田雷61储气库加入“冬供群”,首日开井4口,极大程度增添了冬供的“底气”。
雷61储气库位于辽宁省盘山县境内,是中国石油规划的第二批储气库之一,也是辽河油田与地方政府合资合作建设的第一座储气库,2019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8月投产注气。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
迎“峰”而上开启保供“加速度”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员工巡检 陈辉摄
12月23日夜,今冬第六轮寒潮强势“登场”,明显的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加速供暖用气高峰的到来。在距离北京140多公里的大港油田,所属9座储气日采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开启保供“加速度”。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冬季日采气量占北京地区用气高峰量的近1/5,平稳供气21年间,累计注采气量位居全国储气库调峰之首,是京津冀地区冬季天然气调峰保供的主力。面对今冬明春国内能源供应偏紧、冬奥绿色能源需求增加等实际情况,入冬以来,大港油田坚决履行保供主体责任,提前研判形势,超前谋划部署,多措并举保障冬季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截至12月24日,该储气库群已开井61口,本个采气期安全平稳输送北京及周边地区天然气6.5亿立方米。
编辑 | 马莹莹
素材 | 长庆油田 杜嘉 张肖锋 徐凌云;塔里木油田 苏华 廖春保;大庆油田 张云普 刘刚;辽河油田 罗前彬 谢桂森 晏青青;大港油田 刘英 翟会娟
往期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这里
发布者:cnpc,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2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