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邻/居 新/烦/恼
//////////////////////
岸电是近两年冉冉升起的海油新星,随着清洁的交流电从陆地输送到海上平台,海底管道多了个新邻居——高压电缆。这个新邻居却给海底管道带来不小的困扰,这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交流腐蚀问题。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会对附近的埋地/海底管道造成交流干扰,导致腐蚀穿孔等安全隐患,这种现象被称为交流腐蚀。由于路由限制,高压电缆与埋地/海底管道往往长距离的并行,而电缆与管道并行的距离越长、电缆与管道的间距越近,电缆对管道造成的交流腐蚀就会越严重。

交流腐蚀危害:产生硬币大小的圆盘形腐蚀坑
(资料图)
以秦皇岛和曹妃甸项目岸电项目为例,受路由限制,新建的35kV/110kV 海底电缆沿已有海底管道路径进行敷设。电缆与海管约有7公里平行,其中穿越航道段通过预挖沟方式,管缆近距离敷设,约有1公里管缆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到1米。
那么长距离管缆并行的情况下,高压电缆如何干扰海底管道呢?
//////////////////////
“稳定”的电
当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长距离电缆通过电感耦合、电阻耦合和电容耦合等多种机制对海底管道产生稳态交流干扰。
其中的电感耦合效应在岸电项目中尤为突出,高压输电电缆的不平衡电流会在金属管道上感应出较高的交流电流。感应交流电流会在管道涂层破损点或者薄弱点流出管道,从而造成管道的交流腐蚀。当感应电流较大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引发管道附近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电感耦合原理图
“暴走”的电
当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交流线路上的电流幅值会比正常运行时大数倍,大大增加了对附近管道的电感耦合程度,大量短路电流在海水中形成一个强大的电场,此时若有人正好接触管道的金属部分或处于强电场作用范围内,单相接地故障导致的强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会危害人身安全。故障情况下交流高电压严重时还会形成电弧,损害管道涂层和管道基体。
距离产生美 和谐保生产
//////////////////////
面对高压电缆新邻居热情的 “交流”,需要采取什么防护措施来保护海底管道呢?
秦皇岛和曹妃甸项目岸电项目首先采集了海底电缆设计资料、附近海管设计运行资料以及环境参数,采用CDEGS交流干扰专业模拟软件对海管所受交流干扰风险进行了仿真计算,建立稳态和故障两种工况下海缆对海底管道的电磁干扰计算模型,预测两种工况下海缆对海底管道的电磁干扰水平。根据相关标准,评估海底电缆对海底管道的电磁干扰风险,控制海缆与海底管道并行段的距离,对受干扰严重位置的海底管段采取了增加牺牲阳极的缓解措施。通过工程师的多次调试,成功缓解了海底管道交流腐蚀和放电击穿风险,保证海底管道的运行安全。

//////////////////////
油气田生产有了岸电新模式,海底管道也面临交流腐蚀新风险。研究总院防腐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取了有效缓解措施,将电缆对管道的交流干扰降低到安全水平,为公司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作者 | 余晓毅 于湉
图片 | 余晓毅
编辑 | 李慧心 李佳斌

研究总院
传播总院文化,了解总院科技前沿
喜欢本篇内容
请给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吧

发布者:中海油,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ubeoil.com/archives/24222